①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第一輪投票結束,從計票結果來看,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在此次大選中取得歷史性勝利,得票率較過往的大選大幅上升; ②但是,從目前的計票結果來看,選舉結果還迷霧未清,還需要等到7月7日的第二輪投票才能最終確定。
財聯社7月1日訊(編輯 劉蕊)當地時間6月30日20時(北京時間7月1日2時),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第一輪投票結束。
從計票結果來看,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在此次大選中取得歷史性勝利,得票率較過往的大選大幅上升。但是,從目前的計票結果來看,選舉結果還迷霧未清,還需要等到7月7日的第二輪投票才能最終確定。
國民聯盟獲得最多選票
初步計票結果顯示,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RN)”獲得34%的選票,得票數較上次大選激增;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NFP)”獲得28.1%的得票,排名第二;而法國總統馬克龍所在的執政黨復興黨及中間派聯盟“在一起”獲得22%的得票,排名第三。
在過去多年以來,國民聯盟在法國都是一個邊緣化的極右翼政黨,但現在,其得票率卻大幅增加,成為法國支持率最高的黨派。
國民聯盟掌權人勒龐近年來一直試圖洗刷其以種族主義和反猶主義著稱的政黨形象,而與此同時,法國生活成本日益高昂、移民引發的社會矛盾頻發,也引燃了法國民眾對馬克龍政黨的怒火,助長了對國民聯盟的支持。
目前的初步計票結果和大選前的民調相差不大。在第一輪投票之前,法國選民民意調查顯示,極右翼的國民聯盟將在選舉中贏得約35%的選票,緊隨其后的是左翼的新人民陣線,然后是馬克龍所在的“在一起”,排名第三。
第二輪投票更值得關注
法國選舉共有兩輪,分別在6月30日和7月7日舉行。第一輪投票中,候選人得票超過半數的直接當選;若無人得票過半,則獲得不低于本選區12.5%登記選民支持的候選人進入第二輪投票,得票最高者當選。
Teneo研究部副主任安東尼奧·巴羅佐(Antonio Barroso)表示,相比于首輪投票,7月7日的第二輪投票更加值得關注。
“第一輪的勝利往往不能說明整體結果(除非某個特定政黨獲得驚人的大量勝利)。這就是為什么除了每個政黨的總得票率之外,周日晚上值得關注的主要問題是每個政黨有多少候選人能進入第二輪?!?/p>
“如果像預期的那樣,‘在一起’在第一輪表現不佳,那么國民聯盟和新人民陣線之間將會有很多次競爭?!?/p>
很可能出現懸浮議會?
人們普遍預計,在擁有577個席位的法國國民議會中,國民聯盟將從目前的89個席位大幅增加席位。
盡管如此,初步計票結果表明,在首輪投票后,沒有任何一個政黨贏得至少289個席位的絕對多數,這意味著議會將出現懸浮,選舉后將出現一段政治和經濟不確定性時期。
無論投票結果如何,法國總統埃馬克龍都將留任至2027年,但他可能面臨從國民聯盟中選出新總理的壓力——即使國民聯盟在最終投票中未能獲得絕對多數票數也是如此。而目前,最有可能的總理候選人是國民聯盟主席——28歲的喬丹·巴爾代拉。
這位新總理將對法國的國內和經濟政策有重大發言權,而馬克龍將繼續負責外交政策和國防。無論如何,這樣一個“聯合政府”的局面可能會讓法國政府的執政局面變得棘手,引發一些經濟學家的擔憂。
今年6月初,馬克龍領導的復興黨在歐洲議會選舉中被國民聯盟擊敗后,他宣布提前大選,震驚了歐洲的政治建制派。
政治分析人士表示,馬克龍的舉動是一場極端的賭博,他押注法國公民會害怕并最終拒絕極右翼政府的前景。但結果恰恰相反,他似乎反而給他的政治對手送上了通往勝利的階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