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10年國債收益率打到0,是不是很大膽?”央媽果斷出手,債市要變盤?
原創
2024-07-01 19:16 星期一
財聯社記者 閆軍
①債市瘋漲,讓市場發問:還有空頭嗎?
②央媽多次提示風險無果后,出手國債借入,給債市瘋牛套上了韁繩
③債市能否變盤?機構觀點出現分歧。

財聯社7月1日訊(記者 閆軍)“我原來想把10年國債收益率打到0%,是不是很大膽?”日前,一個AI給張藝謀配音的債券鬼畜小視頻在行業廣泛傳播。

這種既荒誕、又無厘頭的小視頻的爆火,恰恰反應了市場的情緒,那就是,究竟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債券牛市?有什么阻力可以減緩債券利率的持續下行?債市,還有空頭嗎?

image

最近長債交易火熱,即便是10年國債收益率打到0%,依然會有機構會去配置。這不,央媽出手了。

今天下午央行開展國債借入操作,市場理解是,央媽將開展國債借入操作,后續將在二級市場賣出,以平衡市場供需,這一操作無異于債市的“轉融通”,債市立馬給出反饋。

午后,國債期貨全線下跌,市場很快領悟到了央媽的精神,即在此前多次喊話未果的背景下,央媽出手了,長債應聲下跌,短債相對平穩。

數據顯示,截至收盤,30年期國債期貨跌幅超過1%,其中30年主連期貨跌幅達到1.06%,一度跌幅達到1.24%。跌幅隨著期限有所收斂,2年期國債期貨跌幅在0.06%-0.08%之間。

image

受其影響,長久期國債ETF跌幅居前,全市場兩只30年國債ETF跌幅分別為1.1%、1.06%。其中,鵬揚旗下30年國債ETF創下年內第二跌幅。上一次創下1.12%年內最大跌幅在4月29日,當時央媽以硅谷銀行為例提示債市風險,引發資金審慎。

image

債市調整,股市蹺蹺板效應顯現,7月迎來開門紅,能不能翻身?市場似乎多了一份樂觀。

國債借入意味著啥?央媽為何在當前出手?

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室發布公開市場業務公告稱,為維護債券市場穩健運行,在對當前市場形勢審慎觀察、評估基礎上,人民銀行決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開展國債借入操作。

不足百字的公告,給債市瘋牛套上了韁繩。

國債借入操作意味著什么?在業內來看,按照以往的理解,是國債逆回購的借入。但結合此前央行多次喊話長利率債市風險的背景,聰明的市場資金立馬發現了其中的不尋常。因此,市場的理解變成了,央行按照當前的價格借入國債,在二級市場賣出,再買回,或者等收益率上行,再按照之后的價格償還借入國債。

無論是哪種情形,對當下的債市而言都是利空。正如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預測,此舉意味著可能中國人民銀行近期就會在公開市場開展國債賣出操作。在10年國債收益率降至歷史低點之際,賣出國債有利于穩定長債利率,防范利率風險。

那么,央媽為何在當前出手?

在業內看來,當前正好又是在10年國債下行到2.2%附近,此次操作,信號意義明顯,即維護債市穩健運行。

正如上述被瘋傳的10年國債收益率打到0%的鬼畜小視頻,當前階段,市場已經很難相信債券會虧錢了,當收益率下行時,機構很容易無視債券的久期風險,出現錯配,當利率反轉之時,極有可能發生流動性風險。

這一點在去年的美國硅谷銀行,2022年11月國內債市危機中均有慘痛的教訓。這也是此前央行相關負責人在《金融時報》刊文表示:對于銀行、保險等配置型投資者,如果將大量資金鎖定在收益率過低的長久期債券資產上,若遇到負債端成本顯著上升,會面臨收不抵支的被動局面。去年硅谷銀行因為將大量存款和短期借款用于購買久期較長的美國國債與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短債長投、期限錯配,后隨著美聯儲加息、利率走高,債券資產價格大跌導致銀行出現資不抵債和流動性危機。

3個月以來,央行多次提示長債風險

長久期國債確有瘋牛之勢,截至6月30日,鵬揚旗下30年國債ETF年內漲幅8.43%,這一區間漲幅屬于歷史罕見。

自從今年3月以來,央行多次提示長債風險。

今年3月份,央行專門調研農商行參與債市情況。

3月底,國開行相關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近期長期債券收益率較年初下行,為發債提供了窗口,開發銀行近期將積極通過增加長期債券發行。

4月3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4年第一季度(總第104次)例會上,央行提出:在經濟回升過程中,也要關注長期收益率的變化。

4月23日晚間,《金融時報》發布文章,中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再提“長債風險”。

6月19日,央行行長潘功勝在2024陸家嘴論壇上表示,央行正與財政部共同研究推動落實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中逐步增加國債買賣;未來可考慮明確以央行的某個短期操作利率為主要政策利率。

6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2024年第二季度例會,再次“喊話”提醒長債風險。

在央媽一路喊話之下,債市并非全然不為所動。在4月23日,《金融時報》發布文章之后,國債收益率上行,表現在30年國債ETF上開啟下跌。4月29日,鵬揚30年國債ETF跌幅1.12%,創下年內最大跌幅。自4月23日至29日合計跌幅達到了3.91%,隨后開啟反彈,至今未能突破4月22日創下的年內高位。

債市能否變盤?機構觀點出現分歧

對于央行后續動作以及能否引發債市變盤?甚至有投資者在大V表舅星球社區提問“機構對于這輪債券下跌演變成踩踏的擔憂多少?”足見對央行此次舉動的重視,事實上,各家機構對未來央行操作節奏和債市展望觀點出現分歧。

鑫元基金認為,央行借券意圖在于震懾債市投機炒作和搶跑行為,使債市重回理性健康的運行軌道。出于穩定市場和防控風險的考慮,央行同樣不愿意看到債市出現大幅調整而引發負反饋風險。

央行此次公告借入國債,是在對當前市場形勢進行審慎觀察、評估基礎上做出的,目的是維護市場的穩健運行。央行借券向市場釋放出強烈的維穩信號,預期后續債市過度投機行為將得到充分抑制,市場將朝著理性健康的方向運行。央行借券賣空屬于收縮性的政策,且央行維穩市場的意圖是比較明顯的,預期后續央行將根據市場的反應調整政策的節奏和力度,在平抑過熱市場情緒的同時維護債券市場的平穩運行。

有機構認為,后續關注央行操作力度,考慮到今天債市已經有明顯調整,大體回到了央行的合理區間,預計短期央行操作量不會大,但如果利率繼續下行,預計央行就會加大操作量,理論上央行操作量可以很大,因此,利率短期再破新低的難度很大,除非宏觀層面有大的變化。

上述機構認為,短期內債市會進入震蕩,短期利率難以再繼續明顯下行,但預計大幅上行風險也有限。中期來看,債市方向仍然取決于宏觀情況,短期宏觀預計平穩偏弱為主,難以大的變化。債市在資產荒的下拉力量和央行提醒上拉力量之間徘徊。

也有機構認為,債市真正的變盤需要等到債市從“資產荒”到“錢荒”,在央行此番操作后,反而無需擔心7月資金面收緊,需要重點關注8月資金的慣性收緊,此外,就是10月,特別國債發行結束后,亦有可能迎來資金面收緊,債市反轉。

收藏
95.35W
我要評論
歡迎您發表有價值的評論,發布廣告和不和諧的評論都將會被刪除,您的賬號將禁止評論。
發表評論
要聞
股市
關聯話題
2.23W 人關注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hezyo,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免费国产一区,性国产videofree另类